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/ 新闻中心/ 基层动态
世界级工程取得新进展!西宁高速大箐隧道进口端至1#斜井顺利贯通
2025年10月29日 28人看过

10月29日,进出口“世界第一高差”的在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——西宁高速大箐隧道进口端至1#斜井顺利贯通,成为全隧首个贯通的作业面,为加快隧道其他作业面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,也为西宁高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
大箐隧道穿越大箐梁子,连通西昌、普格两地,是全长超10公里的特长隧道,最大埋深达720米。大箐隧道进口海拔2030.71米,出口海拔2281.06米,海拔高差达250.35米,相当于85层楼高,属世界在建高速公路单体隧道进出口高差之最。隧道洞身整体穿越九度地震烈度区(全国最高设防烈度),平行交错于自治莫—荞窝断层、则木河全新世纪断裂带,建设全程需应对“高地震烈度设防+高地应力+高水压”三重极端挑战,建设难度大。

面对复杂建设环境,项目团队在既有经验基础上深化创新,以“技术升级提效、管理强化提质”为核心,形成多维攻坚方案。

智慧建造再升级,推动效率与精度双提升。建立智能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平台,实践应用智慧工地管理中心,通过智能安全帽、电子芯片定位系统实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、人员位置信息;采用隧道自动化断面监测系统,应对施工隧道光照昏暗、尘土飞扬等诸多干扰因素,运用AI、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,实现对隧道微形变过程的精准感知、精确分析;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,对隧道净空、初支厚度进行覆盖式的扫描检测,实现线上可视化、三维化管控,为隧道建设提供信息支持,保障施工质量。

管理机制新强化,筑牢安全质量底线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及关键工序带班制度,将责任细化到岗、落实到人。科学谋划施工组织,优化资源要素配置,精准把控现场施工各环节,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溯、闭环可靠。

绿色施工创新,实现“建设与环保”双赢。针对隧道涌水引发的废水处理难题,项目团队专项开展山区特长隧道施工清污分流技术研究,采用“清污分流”排水工艺将施工废水分类处理后循环利用,既降低污水处理运维成本,又有效避免油污、化学品污染周边河流与土壤。

党建引领深化,凝聚协同攻坚合力。持续以“党建红”激活建设“红色引擎”,在项目一线联合临时党组织框架下,进一步将党员作用发挥融入施工计划制定、技术难题攻关、安全质量管控全环节,推动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建设管理效能,为双洞贯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

  • 董事长邮箱
  • sdgsjtdsz@163.com
  • 总经理邮箱
  • sdgsjtzjl@163.com
地址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535号两江国际大厦A栋
Copyright @2021 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 版权所有 技术支持:创企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