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人看过

10月27日,在世界第一山区悬索桥——西香高速泸沽湖特大桥建设现场,两岸工程节点迎来“双喜临门”:香格里拉岸下横梁完成“外科手术刀式”精准吊装,西昌岸索塔高度突破百米大关。这座承载多项“世界之最”的超级工程,在同一天实现“毫米级合龙”与“塔破百米”两大关键进展,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。
香格里拉岸:近200吨构件
实现“外科手术刀式”吊装
在泸沽湖特大桥香格里拉岸,一段全长43米、单节重近200吨的下横梁,完成了一场极为精准的“空中装配”。面对昼夜温差超30℃、钢板阴阳面温差高达49℃的极端环境,建设团队运用“双保险可视化空中自调节吊具”系统,如同为吊装作业配备了“智能神经”和“灵敏关节”,使横梁在吊装过程中实时感知姿态、自动微调,稳稳“悬浮”于预定位置,实现了毫米级合龙精度。
整个安装过程犹如一场精密的“空中手术”。团队严格执行“测量-试吊-就位-焊接-复检”的五步流程,并借助联动环境监测系统,48小时不间断捕捉数据,精准选择施工窗口。仅用15天便完成了近500吨横梁的“零支架”悬臂拼装,高效安全地为索塔系上了坚实的“钢铁腰带”。
西昌岸:首创组合结构索塔突破百米
与此同时,泸沽湖特大桥西昌岸索塔高度成功突破100米,向228米的塔顶目标稳步推进。该索塔采用全球首创的A形钢管&钢箱-混凝土组合结构,融合钢材抗拉与混凝土抗压优势,能够有效应对山区强风、大温差与复杂地质。施工中运用BIM技术模拟、数字孪生预演形变、模块化运输与智能监测,实现高空对接“一次成功”,误差控制远超行业标准。
技术引领:“两首创、三高、四最”
铸就山区桥梁新标杆
泸沽湖特大桥全长1922米,主跨1680米,拥有“两首创、三高、四最”的工程特质:U型回转式隧道锚与组合结构索塔两大首创;高海拔、高落差、高地震烈度的“三高”挑战;以及世界最大跨径山区悬索桥、空间缆悬索桥、U形隧道锚悬索桥、中跨主梁变宽悬索桥四项“世界之最”。
两岸施工贯彻“安全、品质、低碳、智慧”的建设理念。蜀道高速集团西香公司联合四川路桥、公路设计院公司等单位,建立“日会商、日调度、月考核”机制,实行领导带班制,确保技术方案精准落地,实现“目标共担、资源共享、难题共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