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/ 新闻中心/ 基层动态
西宁高速大箐隧道双洞掘进突破6000米大关
2025年08月25日 161人看过

8月25日,西宁高速控制性工程——大箐隧道实现双洞掘进突破6000米,标志着这一世界级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,全面进入攻坚冲刺新阶段。

大箐隧道全长10051米,为超特长隧道,最大埋深达720米,左右线纵坡均为2.5%,进出口高差达250.35米,是世界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高差之最。隧道设置两座永久斜井,其中2#斜井全长1448米,为纵坡12.3%的下坡隧道,采用出口向进口单向排水设计。洞身穿越九度地震烈度区,与自治莫-荞窝断层、则木河全新世纪断裂带平行或交错,地质条件极为复杂,施工难度与风险极高。

筑牢安全防线,严守施工底线。项目积极响应蜀道集团号召,全面推行“机械化换人、智能化减人”理念,配备液压仰拱栈桥、拱架台车、凿岩台车等大型智能设备。通过反复调试与优化人机协作,实现智能设备效能最大化,在显著降低作业风险的同时,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。同时,项目压实全员安全责任,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。将施工现场划分网格、明确责任人,把安全责任细化至每个岗位、每位员工,形成“层层负责、人人有责”的责任机制。关键工序实行专人带班监督,确保规范施工。通过常态化监督与考核,推动各项安全措施落地见效,构建起全员参与、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新格局。

借力新质生产力,赋能智慧施工。项目依托西宁高速建设调度指挥中心,打造大箐隧道智慧管理平台,集成门禁、视频监控、人员定位、应急通讯及有毒有害气体监控等系统,实现对隧道内人员、设备、环境等要素的全天候、全方位智能监测。该平台创新性地将产业工人安全培训、电子档案等数据与现场准入管理智能关联,实现安全培训与现场管理的跨维度联动。同时,广泛应用智能安全帽、机器狗、隧道前置指挥仓、AI无人机、隧道自动化断面监测系统等智能设备,推动隧道安全监测与风险管控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极大提升应急响应与协同管理效率。

党建引领攻坚,凝聚建设合力。宁西公司党委牵头成立联合临时党组织,有效统筹业主、监理、设计等单位力量,以“组织共建、项目共促、人才共育”为抓手,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推进的强大动力。通过组建“隧道攻坚党员突击队”,聚焦技术难点与关键环节,充分发挥党员在攻坚克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。依托“安全示范党支部”创建,精准划定“党员安全责任区”,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、无死角。创新“党建+安全”管理模式,将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,筑牢项目安全防线,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。

下一步,宁西公司将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持续加强安全质量管控,深化党建引领与智慧施工融合,全力冲刺隧道全面贯通目标,为西宁高速早日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• 董事长邮箱
  • sdgsjtdsz@163.com
  • 总经理邮箱
  • sdgsjtzjl@163.com
地址: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535号两江国际大厦A栋
Copyright @2021 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 版权所有 技术支持:创企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