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5日,铜资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——杨柳滩沱江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,为2025年底铜资高速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杨柳滩沱江特大桥主桥为“98米+180米+98米”连续刚构,横跨沱江二级水源保护区,宛如一条巨龙卧于江面,大桥主墩为双肢薄壁墩,最高达58.1米,相当于20层楼高,既要承受汛期激流的水压考验,又要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,施工的每一步都在“闯关”。
主墩桩基施工是技术层面的重大考验。大桥桥位处河床无覆盖层,钢管桩无处“生根”,建设团队采用“钢栈桥+钢平台”组合方案,通过驳船拼装平台提前引孔,在43米深水中扎下“钢钉”。桥梁主墩施工区域为溶洞发育地质,溶洞稳定性差导致桩基施工风险高,为克服这个施工难题技术团队采用跳桩施工、溶腔回填及温度监控系统等工艺,确保36根桩基“根根过硬”。在悬臂浇筑阶段,智慧建造技术全面发力,智慧挂篮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准调节混凝土浇筑参数,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。
作为横跨沱江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工程,严格的环保要求贯穿杨柳滩沱江特大桥施工全过程。项目采用钢围堰全封闭作业,运用“气举反循环清水钻+泥沙分离机”工艺减少泥浆污染,并通过焊渣焊烟收集器控制扬尘。低碳技术在项目的应用同样亮眼,装配式钢栈桥构件重复利用率超80%,该工艺不仅减少了焊接污染,也同步获得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,实现了施工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。
铜资高速作为川渝间第17条高速公路,是四川省“东向出川”“西向进藏”的核心通道。通车后,重庆至资中车程将大幅缩短,有效分流成渝高速、成安渝高速车流,缓解既有线路交通压力。铜资高速串联资中、安岳等9个县镇,提升了资中血橙、安岳柠檬等特色农产品运输效率,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,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活力。同时,沿线资中罗泉古镇、安岳石刻等旅游资源将借势升级,年游客量将随着高速的建成逐步增长,为成渝文旅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从物流提速到产业联动,这条交通大动脉正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截至目前,铜资高速105公里建设已进入冲刺期,已完成路基工程99%,桥梁工程96%,隧道工程建设完成率达100%,路基交验累计完成69.526公里,路面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,房建、交安、机电工程全面铺开,为年底通车目标筑牢根基。